当前位置:

“牛庄屋”见证瑶寨变迁 农耕文化搬上民俗舞台

来源:江永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:尹奋松 2022-09-22 16:16:16
—分享—



新江永客户端讯(记者  谢文彬 陈平成 通讯员  陈健林)兰溪瑶族乡勾蓝瑶村的瑶民把过去传统的农耕文明场景搬上了舞台,勾起众多游客难忘的回忆和浓浓的乡愁。而见证瑶寨时代变迁的“牛庄屋”成了一个旅游景点。每到周末,勾蓝瑶村的民俗表演厅热闹非凡,在“洗泥宴”上,游客们一边品尝着梭子粑粑、苦瓜酿、扣肉等特色的瑶寨美食,一边欣赏由瑶民自己排演的《洗泥巴》《摸鱼》等农耕文化节目。让观众在大饱眼福的同时,感受到当地农耕文化、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契合。



勾蓝瑶村的洗泥宴源自洗泥节,是节日中的重要内容。在旧时,勾蓝瑶的田地离村寨较远,为方便生产,瑶民在田地里盖起“牛庄屋”。每年开春,男劳力都要住到“牛庄屋”,直至春耕结束才洗脚回家。届时,家家户户置办酒席,合家老少借此团聚,外来客人必请入席,大家相互敬酒,嘘寒问暖,相互祝福。主人家还会唱一曲瑶家敬酒歌,将酒宴气氛推向高潮。

以前,住“牛庄屋”的人都是田地不多、不富裕的村民,男人住“牛庄屋”,女人操持家务照顾老小,男人们一般两三个月回家一次,有的甚至半年都不着家。今年78岁的勾蓝瑶文化传承人欧阳绪珍还记得,每年刚出元宵节,男人们就牵着牛、带上农具住进“牛庄屋”。

2015年以来,江永县深入挖掘“洗泥节”农耕民俗文化底蕴,常态化举办“洗泥节”。勾蓝瑶寨村民抱团发展旅游业,成立旅游开发公司,村民们以古民居、土地等入股,并组建农家乐、民俗文化表演等合作社。精心设计瑶家舞龙狮、拜门楼、祭“谷神”等系列活动,并推出“洗泥晚宴”,根据勾蓝瑶寨瑶民长久以来的生活习俗、生活场景,深度挖掘别样的民俗风情,创作出《勾蓝放歌》《四个鸡蛋定终身》《庆丰年》《拦门酒》《踏鼓舞》等节目,并逐步形成特色品牌,每年吸引近万名游客前来游玩,共享洗泥盛宴,共庆洗泥佳节。“洗泥节”入选湖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如今,“牛庄屋”大都已破损倒塌,现存的60多间无人居住。勾蓝瑶村民们白天下地干活,晚上进行民俗表演,家家户户有收入。近年来,勾蓝瑶寨每年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,全村旅游加上水果种植,人均年收入达15000元。

来源:江永县融媒体中心

编辑:尹奋松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江永新闻网首页